抑郁了到底要不要吃药,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问及到我。
虽然我是从事临床医学与心理学,但是个人在抑郁情绪障碍与抑郁症轻度的一些求助者中,还是建议能不吃药可以暂缓吃药,能非药物疗法可以优先选择的原则。
吃药到底好不好呢?
按照临床精神医学来看,吃点药物的治疗是常态的治疗模式,那吃药有什么不好之处让这么多的抑郁情绪障碍或是轻度抑郁症求助者害怕呢?
这里是因为抑郁本身的迁延难愈和复发性高的原因导致,互联网大量的抑郁患者在吐槽,自己吃了几年药物也不见好转,所以她们将这种难以治愈的经验发布出来后,引起一系列的抑郁治疗恐慌。
而实际上吃点药确实也没有关系,关键在于吃药必须遵循医疗专家的建议半年、一年、两年等,如果没有家庭系统支持和不遵循医生医嘱,那么吃药的抑郁治疗也就失去效果。
同时,抑郁药物具有一定的副反应和依赖性,所以一些抑郁患者不能够接受。但是,一旦用药了后,不能坚持用药就会出现一些反弹与难以有效走出。
首先药物本身也不能有效被治愈,心理抑郁其实还是生理性与情感性结合的问题,光是药物控制抑郁产生的大脑分泌物,还是出于缓解为主或是控制为主,对于本身抑郁患者来说,没有达到治疗与治愈的结果。
其次如果抑郁患者在没有严重指征需要药物控制的,可以选择非药物的疗法,系统介入到情绪疗法、心境疗法、生活疗法等,也是可以走出来的。也就是非药物疗法本身也是可以治愈抑郁,那么我们就可以不选择药物疗法,否则会加重抑郁情绪障碍的患病性认知。